建议全文:
人才流动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必然现象,也有利于人力资源的优化组合,以及促进社会发展。目前黄山区乡镇基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人才流失,已经超出合理流动的范围,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镇基层人才队伍构成、主要工作任务完成和工作质效提高。
一是各类人才流失严重。乡镇基层流失专业人才以优质生源为主,多为学历较高的年轻男性,而且流失人群中的骨干比例增加,流失速度加剧。中青年人才的流失,加上部分基层机关、卫生院、林业站、派出所难以招录高素质的年轻人,基层干部专业人才断层现象已是不少基层不可忽视的问题。人才流失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不仅影响干部队伍稳定、队伍士气,还对队伍结构带来影响。人员的流失,尤其是高学历、低龄、男性人员甚至骨干、中层干部的持续流失,对队伍的新老交替、业务传承乃至工作作风都会产生较大影响,不利于乡镇保持理想的学历结构、合理的职级梯次结构和平衡稳定的性别结构。
二是面临工作压力巨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群众的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乡镇基层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一线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已经接近极限。特别是基层政府干部,绝大多数加班加点,而且这种高强度的工作压力目前没有缓解迹象。
三是空余编制越来越多。随着人员的调离和人才的流失,乡镇无论是政府机关还是卫生、林业等站所,都空余出大量的编制,但是,每年上级组织人社部门招聘到基层的人员远远赶不上调离或者流失的人员速度,造成空余编制越来越多,而人员无法补充,留在基层的干部工作压力越来越大。
解决基层人才流失的情况,除了从自身条件出发,尽可能改善干部的待遇外,应建立吸引人才的长效机制。一是加大基层人才待遇倾斜留住人才。基层政府、卫生等单位人员工作强度较大,提高基层人才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加强职业保障,解决“事多人少”的矛盾,为干部工作减负,让干部树立职业荣誉、抛却后顾之忧,更好地投身基层工作和农村事业。二是要创造宽容和信任的环境留住人才。要让上级组织、人社部门招考招聘的各类人才“来得了”、“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动”,对于乡镇基层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用基层的发展和事业的前景来吸引人才,要创造宽容和信任的环境来留住人才。三是要用真挚的感情留住人才。地方事业,特别是边远基层乡镇发展必须要留住人才这笔最宝贵的财富,而留人则需先留心。要以真挚的情感去关注人才的内心需要,让干部感受到政府和单位的真心付出和关怀,激发干部的正向情感,通过情感的双向交流和沟通实现有效管理,让干部们认识到单位是他们应该扎根的地方。这种策略的正能量会像火苗一样迅速蔓延到整个基层,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