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议案建议 > 代表议案建议

区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15号建议

来源:区人大  2017-6-20    阅读次数:     评论:     【查看评论】
刷新】【返回】【打印】【关闭】 
黄山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
(115)
领衔
代表
吴本德
所属代表团
第一代表团
工作单位
中共谭家桥镇委员会
联系电话
13955982882
附 议 代 表
 
代表建议承办单位
区财政局
标题:关于请求加大箬岭古道保护开发力度的建议
建议全文:
箬岭古道位于黄山市黄山区、歙县及宣城市绩溪县、旌德县四县交界处,全程约22公里,始建于隋朝末年,曾是联接古徽州府和安庆府的重要官道,目前也是保护最好、长度最长的一条徽州古道,沿途存有越国公汪华“忠烈庙”遗址和很多关门、庙宇等古建筑,具有极高的徽文化保护传承和徒步旅游开发价值。
市委、市政府对古道保护开发高度重视,市委主要领导曾亲自率队实地调研,对古道保护开发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市有关领导和相关部门也多次对古道保护开发工作做出了具体要求。近年来,随着箬岭古道知名度的提高,来此古道游览的客人越来越多,沿线市县也因此不断加大保护开发力度。旌德县投资1000余万元,完成旅游开发规划编制和景区配套设施建设工作;歙县投资200余万元,维修古道破损路面和古桥,修建旅游接待中心、停车场等设施,并在汪华总庙原址上新修了汪华庙;谭家桥镇也积极响应市、区领导号召,近年来投资200余万元,实施古道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完成古道青石板路整修、停车场、入口道路、旅游公厕、休息亭和旅游线路标示牌等设施建设,联合旌德县白地镇连续举办了五届箬岭古道徒步健走活动。从现状看,我们与其他市县相比,对古道的保护开发力度存有较大差距
目前,尽管箬岭古道保护开发已纳入知青特色小镇建设范围,但上级部门对古道建设没有落实专项扶持资金,小镇项目业主上海光明集团也基本上不可能进行投资,古道保护开发本身资金需求又十分巨大,依靠谭家桥镇的自身财力难以承担,正在实施的古道修缮保护二期工程预算投资260余万元,资金缺口较大。为进一步做好古道保护开发利用工作,充分挖掘古道的历史文化价值,着力打造黄山徒步旅游品牌。恳请区财政局牵头,整合区文化、体育、旅游、交通、林业等部门项目资金,最大限度给予箬岭古道保护开发资金扶持。
 
 
 
 
 
 
 
[发表评论]
笔名:
评论:
 
政府网站集群站点 版权所有:黄山区人大常委会 技术支持:黄山区网络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0559-8500041 站长信箱:rd@hsq.gov.cn 皖ICP备05004048号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