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全文:
随着我城区面积的不断扩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家车数量的不断上升,县城街道的相对狭窄,停车位的逐渐短缺,城区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尤其是上下班高峰和上学、放学时间段尤为突出,并且扩大后的城区有的重点民生单位(如中医院)仍为公交的空白区,老百姓多有怨言。因此,为了满足市民安全、方便、快捷的出行需求,为构建和谐的公共交通环境建议如下:
1、明确公交定位,坚持按公益发展模式,明确公共交通是公益性事业,在引入竞争时,不能完全市场化。否则私有逐利性就会削弱公共行业应该体现的社会效应,带来难以协调的行业矛盾和管理困难问题。
2、加大投入,健全公共交通财政补贴机制。公共交通是社会公益性事业,应将其纳入公共财政体系,统筹安排,对从事公共汽车等大运量的经营企业,应给予财税扶持,免征相关费用,合理界定政策性亏损,和承担社会福利减少的收入实行全额补偿机制,使公共交通步入健康的发展轨道。
3、加快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步伐,要将公交场站和配套建设纳入旧城改造和新开发区建设,并实行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
4、提高服务质量,优化公交站点(尽快开通车站到区中医院公交路线以满足乡镇村民来院就医的便利),更新车况(尽量购置环保节能车辆)。还可根据我区实际情况,适当延长公交运营时间,以满足市民夜间出行的需求。让公交车成为市民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
5、引导公交企业自主开通职工班车、校车,大力宣传和提倡干部、职工乘坐公交,少开私家车,改变人们的出行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