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议案建议 > 代表议案建议

区七届人大五次会议137号

来源:区人大  2016-8-26    阅读次数:     评论:     【查看评论】
刷新】【返回】【打印】【关闭】 
黄山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
(137 )
领衔
代表
何后贵
所属代表团
第三代表团
工作单位
耿城镇
联系电话
 
附 议 代 表
 
代表建议承办单位
 
标题:  关于争取黄山北门“两个下移”的建议
去年1-6月份太平索道运输游客数量同比增长23%。但自高铁开通后,7月份运输量同比去年开始出现下降。黄山区城区宾旅馆多(有300多家,星级宾馆近20家)却入住率低,芙蓉谷等景区景点游客接待量少,接受黄山风景区的辐射带动不够明显。数据显示高铁开通以后,由于北黄山旅游发展相对滞后所导致的黄山旅游“南热北冷”现象加剧。
除区位因素外,出现此情况原因:一是游客高铁到达后交通不便。黄山北站目前开通有至汤口、东黄山、太平湖等景区的高铁客运专线,周边泾县高铁站也开通有专线班车,但专线班次较少,每天只有2个定点班次,且专线班车在沿途景区不停靠,游客乘坐意愿不高。二是黄山北门太平索道运力不足。黄山南门有玉屏索道和云谷索道,最大单向运量4400人/小时;而北门只有一条太平索道,最大单向运量600人/小时(不及南门运力的1/7),立体停车场最大容量500个停车位,索道站及停车接待能力不足。近两年来,每到假期旅游高峰,都要启动应急截流机制,在耿城辅村截流换乘(距太平索道站约10公里),给游客进山带来不便。三是北门区域旅游服务配套设施滞后。黄山北门没有旅游集散换乘中心,游客游黄山“南上北下”或者“北上南下”无法形成有效环线,循环式大黄山旅游游客流动格局没有形成。导致旅游旺季游客集聚南门,无法迅速流转分流,南门超负荷运转,引发交通拥挤、一房难求等一系列问题。
为此,建议:
我区要重点挖掘利用北黄山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突出北黄山地区旅游发展,继续对上争取“黄山太平索道”和“北大门游客换乘中心”下移耿城辅村,将索道最大单向运量提升不少于2000人/小时,并尽快启动项目建设,有效提升北黄山游客接待能力,畅通黄山至太平湖景区旅游通道,辐射带动城区和太平湖旅游,形成四门呼应、错位发展、山水联动的大黄山旅游格局,促成抱团效应。
 
  
 
[发表评论]
笔名:
评论:
 
政府网站集群站点 版权所有:黄山区人大常委会 技术支持:黄山区网络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0559-8500041 站长信箱:rd@hsq.gov.cn 皖ICP备05004048号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