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议案建议 > 代表议案建议

区七届人大五次会议014号

来源:区人大  2016-8-25    阅读次数:     评论:     【查看评论】
刷新】【返回】【打印】【关闭】 
黄山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
(14)
领衔
代表
陶叶桂
所属代表团
第四代表团
工作单位
乌石镇地理溪村
联系电话
 
附 议 代 表
代表建议承办单位
 
标题:关于修建地理溪村至宏潭乡道路的建议
建议全文:
地理溪村位于乌石镇西南部,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年平均气温18℃,年平均降水量1500㎜,空气相对湿度80%,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全村总面积36.3平方公里,西南与黟县宏潭乡和石台七都镇毗邻,境内环境优美,生态极佳。下辖戴家、塘田、程家门、新庄、三村、鸭脚术、湖毕岭、红星共8个村民组,21个自然村,全村245户,总人口820余人。村境内有全区最大的小(二)型水库——红星水库;塘田组有土地革命时期塘田党支部秘密联络点旧址(1932年11月潜山红军分队队长、共产党员江顺娣在塘田秘密发展党员,建立党支部)之一,占地77.8平方米,地理溪村是具有革命传统的老区。
地理溪村境内农林资源丰富,其中林地52140亩,水田445亩,茶园2500多亩,是一个以茶、林、粮、兼作的山区乡。是黄山区主要产茶区,茶叶品质优良,2009年被省农委确定为茶叶“一村一品”示范项目,土特产品以香菇、木耳、豆腐乳、火腿、蜂蜜最为有名,农民主要收入是以茶、林经济为主。
目前,新明里茶叶科技有限公司,金龙门实业有限公司,森禾生态农林开发有限司、黄山朴真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池源茶林开发有限公司及三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依重地理溪村良好的生态资源进入该村发展农林经济,带动村域经济的发展。
2014年,该村被例入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做为整村推进实施扶贫开发。由于该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产业发展单一,群众人均收入偏低,要想完全改变地理溪村贫困落后的面貌,帮助群众脱贫,关键是要解决该村主干道路建设问题。我们建议对地理村原有主干道路进行扩建并修建该村与黟县宏潭乡接壤公路,公路总里程计30公理,投资约1500万,以此促进乌石镇镇域经济发展。理由如下:
一、现有的地理溪村村级公路于2006年建设,总长25公理,由于当时建设资金有限,路面宽带在2.5米3米之间,目前道路路面损毁严重,随着农村机动车辆增加,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二、该村林业资源丰富,人工造林面积较多,是农村群众重要的收入来源,由于大型车辆无法进入该村运输木村,本地无法发展木材精加工行业,每年有近4000立方米的木材原材料只能通过三轮车运输出境,运输成本过高,降低了群众收入。
三、目前,有5家企业及专业合作社在我村发展农林经济,由于交通通行问题,如旅游大巴无法进入该村,对企业今后发展森态旅游和产品加工业产生了制约,阻碍了企业发展及对我村群众脱贫致富和整个乌石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效应。
四、该村与黟县宏潭乡竹溪村、塘田村、杨林村、溪下村接攘,由于山场阻隔,两地人员、经济交往受到限制。若修建接壤公路,必然对开发沿线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和改善农民生计,促进两地人员交往和经济发展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对黟县宏潭乡和黄山区乌石镇的经济发展带来极大促进作用。
为此,我们提出对地理村原有主干道路进行扩建并修建该村与黟县宏潭乡接壤公路议案,改变贫困地区落后面貌。这符合“11.27”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上提出的“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要着力增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发展能力,国家“十三五”规划中确定的交通、水利、电力、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重大生态工程要向这些地区倾斜,适当提高农村公路建设补助标准”的精神,请市人民政府和相关单位尽快组织实施。
 
 
[发表评论]
笔名:
评论:
 
政府网站集群站点 版权所有:黄山区人大常委会 技术支持:黄山区网络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0559-8500041 站长信箱:rd@hsq.gov.cn 皖ICP备05004048号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