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毅祥代表:
您在区七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 “大力发展我区油茶产业”的建议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与乌桕、油桐和核桃并称为我国四大木本油料植物。加快油茶产业发展是改善人民群众食用油结构、维护国家油料安全的战略举措,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对于推进美好乡村建设,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我区绿色崛起具有重要意义。您提出的建议反映出了我区油茶产业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因此,我们认为您提出的建议很有必要。
一、关于油茶产业发展规划。根据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区林业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黄山区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已通过区政府组织的专家评审,经区政府第24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正式组织实施(黄政办〔2015〕8号)。
二、关于建立油茶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
1、建立油茶良种繁育基地。由于我区属典型的山区,山高坡陡,适宜栽植油茶面积有限,省林业厅未将我区列入发展油茶重点县,因此建立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具有一定市场风险。如果企业或大户有意愿,区林业部门将积极对上争取项目和政策进行扶持。
2、油茶栽培技术服务体系。区林业部门依托安徽农业大学、黄山市林科所、区林业技术推广中心及生产单位技术人员等组成的科技和推广技术队伍,针对油茶良种示范基地、低产林改造生产基地建设中的品种选用、种苗培育、低改技术、管理技术及采收、加工和副产品利用等方面的技术难题进行定期培训和服务;分区域举办培训班,推广油茶实用生产技术,培训对象主要是乡镇、村主管林业、产业、营销的干部、技术骨干和栽植大户;开展油茶产供销各技术环节的先进适用技术管理营销经验的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交流、科技人员进村入户等技术指导和咨询等方式,实现科技成果对接、送技术下乡,提高油茶经营管理者的整体水平。
3、油茶种植质量保障体系。一是选用适宜我区油茶栽植的优良品种(如黄山1号、长林3号、长林4号、18号、56号等)。二是施基肥应选用机肥(厩肥、饼肥等)。三是油茶病虫害的防治,应采取防重于治的方法,以营林技术与生物防治为主。四是探索油茶中开展林粮、林经、林药等生态栽培模式。通过以上措施,为油茶生产企业提供绿色的加工原料。
三、关于培育油荼产业龙头企业。一是拓宽融资渠道,对“企业+基地+农户”的企业(如黄山青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造林贷款等方面给予贴息。开展包括林权抵押贷款在内的符合油茶产业发展特点的多种信贷模式融资业务。努力推动银企合作,构建金融支撑和信用体系,支持油茶产业发展。二是协助企业在设备升级、技术改造等方面向区科技主管部门申报项目。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国内资本发展油茶产业。
四、相关政策。
1、采伐政策。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15〕17号)文件精神,应充分充分利用现有荒山荒岗、沙荒地、灌丛地、低产低效林地和四旁地等进行油茶基地建设。对于低产低效林改造的问题,依据 “黄山市黄山区人民政府 印发关于加快推进黄山区中低产林改造的意见(试行)的通知”(政秘[2011]96号)文件精神,区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各地森林资源状况、林业重点项目安排和各乡镇申报情况提出年度改造规模、改造方式,报区中低产林改造工作领导组审批。区林业主管部门将合理安排中低产林改造年度任务,统筹解决中低产林改造所需的森林采伐限额指标,并实行限额单列。
2、技术指导和种苗调拨。主要依托黄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区林业技术推广中心和乡镇林业站技术人员,建立市、区、乡镇三级服务平台,为油茶企业和林农提供上门技术服务。区林业技术推广中心可以为油茶企业和种植大户提前落实油茶种苗计划,并对种苗质量进行把关。
3、项目资金扶持。优先给予油茶企业和油茶专业合作组织林业项目资金的扶持,在生物防火隔离带、退耕还林后续产业、长防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中,加大对油茶基地建设的投入力度。
办复类别:B
联系单位:黄山区林业局
联系电话:8510031
2012 年6月1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