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春梅代表:
您在区七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完善美好乡村建设长效管护机制等”建议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您提出的关于“完善美好乡村建设长效管护机制,将美好乡村建设成果加以运用,最大可能地发挥它的经济效益,实现价值最大化”的建议,完全符合省市区委关于美好乡村建设的总体要求。美好乡村不仅要建好,更要管好、用好,发挥它的综合效益,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好乡村。我区第一批省级重点示范村通过省级验收后的工作重点就是如何管护好,充分运用美好乡村建设成果。
关于完善美好乡村建设长效管护机制问题,按照省里提出的“三有”要求,一是建立了制度,于2013年11月下发了《黄山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长效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管理的内容、具体管理要求和实施办法,在该办法的指导下,乡镇也督促有关村结合实际制定了具体的管理制度,明确了管理人员、分管领导和具体的管护责任。二是落实了管护经费,7个省级重点示范村,每村已下拨管护经费13万元(其中省级专项资金3万元,市、区级专项资金各5万元),并要求乡镇、村和村民按照管护经费分担机制,落实管护经费。三是制定了长效管护考核办法,采取日常督查与年度考核相结合方式,重点考核组织领导、卫生保洁、绿化维护、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管护等4大类16项内容。去年下半年以来,区美好办会同区直有关部门对7个省级重点示范村进行了季度查和年度考核,管护总体情况较好。三口镇也正在试行市场化管护的办法。今后,区美好办将进一步加强对管护制度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真正使长效管护常态化。
关于如何将美好乡村建设成果加以运用,最大可能地发挥它的经济效益,实现价值最大化,最关键的是要发展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领农民共同致富。从区级层面来看,区委、区政府对发展农村产业高度重视,一是区政府先后组织编制了全区乡村旅游、竹、茶、香榧、油茶、等产业发展规划, 14个乡镇根据区级相关产业规划,均编制了符合实际的特色产业规划,各中心村在乡镇产业规划指导下,发展各自的特色产业。二是区政府先后出台了鼓励发展竹产业、油茶、香榧、茶叶、旅游、等产业的扶持政策。三是制定了乡镇特色产业考核办法,以考核为抓手,推动农村特色产业发展。针对三口镇实际,区旅委在《黄山区乡村旅游“3234”行动计划》中,明确了该镇乡村旅游发展的重点是,围绕夫子山旅游综合开发项目,打造祭祀文化、采摘游、摄影游、写生游等乡村旅游产品,依托编制三口旅游总规的契机,加强与周边高等院校的合作,把学生写生创作、摄影采风、农事体验作为近期乡村旅游突破口。同时加大对本地经营户的扶持和培训引导,改造当地的旅游接待基础设施,用市场和效益激励群众自发投入到旅游经营中来。目前,区旅委正积极帮助三口镇制定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初稿已完成;帮助三口镇牵头对接省出版集团、途家网加强联系合作,并将三口镇作为重点纳入省出版集团、途家网的首批合作,捆绑发展乡村旅游。区旅委2014年指导三口镇完成6家市A级农家乐验收评定工作,同时在旅游营销中多次把三口的农事体验、油菜花节、摄影大赛等活动纳入我区旅游营销宣传工作中,并通过对上争取获得市摄影资金补助区县项目,补助三口摄影点项目资金20万元。
感谢您对美好乡村建设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希望您继续对美好乡村建设工作提出宝贵建议和意见。
办复类别:主办
联系单位:区美好办
联系电话:8500763
黄山区美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5年7月 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