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议案建议 > 代表议案建议

第136号建议

来源:区人大  2015-6-30    阅读次数:     评论:     【查看评论】
刷新】【返回】【打印】【关闭】 

代表姓名:项克锐

事由: 关于保护我区(太平)地方方言的建议

内容:黄山区历史悠久,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生活居住。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独特的地理环境给我区地方语言也带来了一番独特的韵味和奇特的现象。我区方言有十几种之多,有的一个乡、一个村都有几种方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外界频繁交往,我区方言逐渐淡出社会交流沟通的舞台。究其原因(一) 外地人移入,导致方言使用频率减少。在历史上,我区的方言是当地山越土著语言的一种,因地理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语音体系,历年来,我区大量的处地人涌入,为了便于交流,克服语言障碍,大多数本地人也讲起来方言和普通话的联合体。久而久之,有的地方方言都被外地方言取代。(二) 普通话推广,导致方言使用空间缩小。语言的推广需要营造一定的语言环境的,校园是推广语言的重要阵地。60、70年代出生的人还都记得,那时校园内到处充满着方言的音韵,有的老师甚至还用方言上课。自从推广普通话以来,无论在课堂还课间,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用普通话交谈沟通。方言在校园中失去了市场,特别是现在的中小学生,只会日常生活用语,稍难一些就听不懂和不会说。(三) 家长的误解,导致方言使用引导减弱。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思想和语言引导尤为重要。一些年轻家长由于受社会对方言片面认识的影响,担心与孩子用多方言交流,会影响他的咬文嚼字和写作水平,宁愿花重金送孩子学习普通话、英语等语言。那么孩子对方言的掌握程度可想而知了。建议:我区先民们用智慧丰富了地方方言,给后人留下许多具有教化作用的俗俚语、童谣,既通俗易懂,琅琅上口,又能培养人的社会荣辱感、是非观,教育人学会辨忠奸、识善恶,教会人明事理、知礼仪等等。一个特有地方语言的形成,不知要经历过多少年代时间的沉淀和历史变迁。对我区地方方言的保护和研究,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对此提出建议:1、政府在思想上重视方言的保护,积极申报非遗进行传承保传部门牵头,文化、教育等单位通过多种渠道开展有关保护方言的活动。3、出版一系列《黄山区民间文化读物》。4、利用电视台的优势,增设《教你说太平话》、《太平的俚语》或《民间传说》等栏目进行普及。5、创作演出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方言小品,扩大影响。6、其他相关单位多出版影像作品和《太平方言读音字典》。

[发表评论]
笔名:
评论:
 
政府网站集群站点 版权所有:黄山区人大常委会 技术支持:黄山区网络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0559-8500041 站长信箱:rd@hsq.gov.cn 皖ICP备05004048号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