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议案建议 > 代表议案建议

第12号建议

来源:区人大  2015-6-24    阅读次数:     评论:     【查看评论】
刷新】【返回】【打印】【关闭】 

代表姓名:邓丽娜

事由: 关于加强村级公路管理与养护的建议

内容:村级公路作为农村一项基础设施,是区级公路网络的延伸,是联系千家万户的交通毛细血管。它的建设与发展能为农业提供交通运输支撑,是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村级公路建好后,能改善农村运输条件和投资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民就业,改善群众生活,村级公路实质上是农民的一条生命线和生产线。因此,加强村级公路的管理与养护责任重大。

    一、全区村级公路现状

    全区现有 79个行政村,据不完全统计,村级公路通车里程为 860公里,硬化农村公路346公里,整治泥结石路468公里,所有行政村实现100%通达,村通畅率由2006年底的20%提高到85%,总投资8600万元。村级公路的管养主体为各镇,实际上全区村级公路大多未能得到有效管养。

    二、全区村级公路中存在的问题

    在调查时发现我区村级公路由于涉及面广,线路长,多数村级公路修建时级别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有的路面长期得不到维修,出现路面损坏越来越大,最后导致整条路无法通行,形成安全隐患。归纳起来,村级公路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重建设轻养护。近年来我区村级公路建设速度较快,沥清混泥土路、水泥路(硬化路)、泥结石路都有。村级公路建设发展中普遍存在重建设轻养护的思想偏差,直接导致村级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工作主体不明,投入不足,路况质量下降,安全隐患较多,严重影响道路安全畅通等问题。如新明乡葛湖-蛟塘组的村级公路是一条新修的硬化路,修好后由于无财力管养,出现多处公路边沟堵塞,有的路段路基出现断裂下沉,路面上多处堆积有滚石、泥土等。

    2、养护资金筹集难。村级公路维护一直以乡镇为管理责任主体,以乡政级公共财政为主体,区级公共财政适当补助,资金来源较为薄弱,特别是区级财政补贴不足的情况下,给管理和养护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3、养护质量监管差。村级公路养护质量监管不力,奖惩机制不健全,超重超载现象严重,导致村级道路自然的或人为的破坏严重。

    三、加强村级公路管理与养护的意见建议

    从建管养并重的角度,村级公路养护问题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长期无人管养或不科学管养,都会造成村级公路的路况质量下降,服务水平降低,村级公路不能正常发挥其作用,严重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势必造成建设资金的浪费。为保证村级公路的管理和养护,建议:

     1、加强质量管理。村级公路的建设要严把建设关,加大对投入经费的监管,强化质量管理,为延长村级公路使用寿命,降低养护成本打好基础。

    2、落实维护资金。村级公路等级低,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差,每年都有部分村级公路因为水毁塌方、自然沉降等需要维修,资金缺乏就不能有效地对公路损毁部分进行修复,建议以区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投入为主,乡政财政补助部分资金、村组筹资筹劳为辅、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村级公路养护资金筹资机制,建立村级公路养护专项基金。同时,加强对村级公路资金的监管,重点检查资金到位情况和使用情况。

    3、建立养护队伍。根据《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意见》的文件要求,各乡政应设立村级公路养护机构,乡镇、村两级应承担起日常养护责任。同时以村委会为主体配备专职或兼职养护人员,沿线立牌公示路段管理、养护责任人名单,接受社会监督。

[发表评论]
笔名:
评论:
 
政府网站集群站点 版权所有:黄山区人大常委会 技术支持:黄山区网络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0559-8500041 站长信箱:rd@hsq.gov.cn 皖ICP备05004048号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