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黄山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第82号建议的答复
蒋时光代表:
您在区七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大箬岭古道官道修缮营销的建议》的建议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随着都市人生活水准的提高和户外运动的升温,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走出大城市、亲近大自然,探访古官道、寻求古文化。而谭家桥镇箬岭古道则是我区境内踏访足迹最多、环境保护最好的古道之一。
经实地勘察,箬岭古道又叫“隋唐”古道,始建于隋朝末年,是连接古徽州府和安庆府的重要官道,全程约40里,经历朝历代不断修复,保存相当完好,越国公汪华“忠烈庙”遗址尚存,是目前我区境内保护最好,也是最长的一条徽州古道,是我区珍贵的旅游文化资源。
在过去五年“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工作的基础上,2014年,黄山市委市政府提出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工程,将古民居、古祠堂、古牌坊、古书院、古戏台、古塔、古桥、古亭、古道、古井、古村落、古街道、古水口纳入保护范围(简称“十古”保护工作),并将其纳入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围绕“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主题,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完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机制,在保护中利用、利用中实现更好保护,形成保护与利用在较高水平上的良性循环。
为落实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黄山区委区政府积极应对,成立了以常务副区长为组长、各乡镇人民政府和相关区直部门为成员的领导组,并将其纳入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强力推进十古工作。经过领导组前期多次实地勘察和摸排,确定了我区2014年工作目标,谭家桥镇箬岭古道作为我区境内历史悠久、保存完好的古官道已纳入重点工作内容进行实施,目前已完成现场勘察、维修保护方案制作等工作,下一步将通过对上争取、区乡两级财政投入、社会资金参与等多种方式进行维修保护,区旅委也将其纳入旅游线路进行旅游营销。
再次感谢您对黄山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电话:8532332
黄山区文广新局
2014年6月3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