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姓名:蒋志文
标题:关于加强水东村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内容:
水东村被麻川河三面环绕,背靠高山,103省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农田肥沃平整,生态资源丰富,具备发展现代农业的优良条件,现有耕地 2850 亩,其中水田 1925 亩,旱地 925 亩,人均 1.7 亩,农作物以水稻种植为主,经济作物以油菜、荸荠为辅。然而传统的农耕方式,除去人工、农药化肥和种子等生产成本,每亩年收益率捉襟见肘。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种植项目落户水东村,农业基础设施制约着水东现代农业发展问题日益突出。
一、 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必要性。
(一)劳动力不足。由于人口老龄化的来临, 加上农业收益偏低,现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多以50-60岁之间不适于外出务工人员为主,很多青壮年选择外出务工及手工匠劳动,能从事和愿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力于年递减,只有通过提高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提高劳动效率。同时,通过土地流转给大户和企业,科学经营,才能使土地得到高效经济发展,更能稳定村民经济提升。
(二)农机道路等基础设施老化、损毁,边远农田抛荒。水东村现有的农田机耕路修建于70年代,路面宽窄不一,有的路面仅1.5米宽,连最小型农业机械设备都无法通行,致使很多山傍田被人为抛荒,加上很多山塘库坝及沟渠已无法使用,影响着农民继续耕作。
(三)制约现代农业发展。当前,现代农业项目的落户对农田耕作要求使得集约化的机械耕作成为必然。目前水东村已流转近千亩农田为农业企业发展现代农业种植,已成功种植了两季共千亩红高梁。流转的千亩农田均是实施了农业开发项目的优质农田。
二、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对农田进行合理规则,拓宽现有机耕路和村庄道路,确保各类农业机械设备能够到达田间地头,设计清理覆盖所有农田的塘坝、沟渠,确保水源得到存储和合理利用,优化农田耕作条件,提高农田耕作率,完善农业基础设施,确保现代农业发展。
恳求区、镇政府加快基本农田基础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