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议案建议 > 代表议案建议

第94号建议

来源:区人大  2014-6-9    阅读次数:     评论:     【查看评论】
刷新】【返回】【打印】【关闭】 

代表姓名:桂剑峰

标题:关于加快实施汤口、寨西生活饮用水安全保障工程的建议

内容:

紧邻黄山南门的汤口镇,是进入黄山风景区主要通道,素有“黄山门户”之称。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汤口镇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主动融入黄山风景区旅游发展大潮,积极迎接景区经济发展辐射,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如今已成为黄山的主要生活服务基地和旅游接待基地。

然而随着汤口镇旅游业的发展,镇党委提出的两个重点镇建设步伐的加快,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大批重点项目和企业落户汤口,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所带来的问题逐步凸现,特别是居民生活用水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已成为游客和居民反映最普遍、最强烈的问题。因此,加快解决该地区供水安全保障问题日益迫切,关乎民生。

一、汤口、寨西社区生活用水供需概况

1、生活用水基本情况

汤口、寨西社区现有常住人口约8000人,流动人口约5000人;宾旅馆230家,其中星级酒店8家,共有床位1.8万张;餐饮酒店400余家,年接待游客约为120万人次。按每人每天0.125吨水标准测算,两地居民维持日常生活需要,日用水量为1500吨;旅游旺季,旅游服务行业经营性用水日用水量为4500吨,合计日用水量为6000吨。

2、水库容量基本情况

保障汤口、寨西社区供水有三个水库,即寨西老水库、寨西新水库、昔龙坑水库,蓄水量分别为3.7万立方米、8.8万立方米和2.72万立方米,总库容量为15.22万立方米。

实践证明,每年秋旱季节来临,只要连续干旱20天以上,就会出现水库上游补水断流、供水严重不足、水质也难以保证达标。

3、供水体制与供水能力情况

负责汤口、寨西两地的供水部门为汤口供水有限公司,是一家由安徽省水利厅农饮总站下属的金汇公司和汤口镇联合控股的股份制企业,现有职工7人,拥有两套较先进的供水净化处理设备,负责向汤口、寨西两地供水。按现有两套供水净化处理设备满负荷运行计,公司日供水最大能力为4000吨,与旅游旺季日用水量6000吨相比,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二、存在的问题

1、水源供给不足。保障汤口、寨西两地用水的三座水库总蓄水量为15.22万立方米,由于常年淤积,资金缺乏,多年未进行清淤,加上昔龙坑水库因地理条件限制,水库上游会水面积小,每年到7月底就干枯,实际可用供水的蓄水量仅为10万立方米左右,因此在枯水期,常常是无水可供,且持续时间长。如今年的秋季连续干旱一个多月,供水部门被迫采取定时供水措施,最短时间供水不足四小时,日供水量不足1000吨,仅占居民日正常需水量的66.7%,已经严重影响了社区居民的正常生活,出现职工下班带水回家、部分宾旅馆关门歇业的尴尬局面。

2、水库选址不合理,水源水受到污染。寨西老水库和寨西新水库是汤口、寨西两地的主要供水水源,其库容量占总蓄水量的82%,两库属同一水系,呈阶梯式连接,相距约200米。座落在水库上方不足1公里处的浮溪自然村,现有人口150人。近来年,该自然村大力发展养生游、农家乐,农家旅馆深受养生客青睐,一到旅游旺季,大量游客常住农家,成为当地的临时居民。村民及游客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排放量逐年增加,且未经任何处理向浮溪河直排直放,严重污染了下游两水库的水质。特别是在枯水期,由于水体的自净能力差,加上水库日常管理不到位,在水库钓鱼、游泳的情况时有发生。尽管供水部门对水库水质进行了净化处理,但居民用户仍反映水质浑浊、观感差、有异味,引起人们对饮用水安全和健康的强烈担忧。

三、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水是生命之源,生存之本。能否尽快解决汤口、寨西两地用水安全保障问题,不仅关乎民生,而且关乎党和政府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让居民和来山游客喝上“放心水”、“安全水”,既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基本要求,也是促进汤口镇旅游事业发展,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的迫切需要,更是政府部门应尽的责任。因此我们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安徽省水利厅农饮总站下属的金汇公司和汤口镇要加大资金投入,利用今年秋冬枯水期季节,抓紧实施水库清淤工作,扩大现有水库的蓄水能力,解决眼前因供水严重不足而导致用户停水的现实问题,正常保障群众生活用水的需求。

2、在浮溪自然村上方龙潭处(浮溪源头),选择有利位置,兴建一座水库,既可解决目前源头水受村庄污染的问题,又能增加蓄水能力,改变枯水期无水可供的局面。

3、建立水资源战略储备体系。从长远看,要彻底解决汤口、寨西和黄山风景区特殊干旱枯水年份供水不足的问题,有关部门要着手推动“北水南调”工程(即从太平湖引水到汤口)的整体布局规划工作,并进行可行性研究,在此基础上,积极争取将其列入国家“十三五”重点民生工程项目。

[发表评论]
笔名:
评论:
 
政府网站集群站点 版权所有:黄山区人大常委会 技术支持:黄山区网络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0559-8500041 站长信箱:rd@hsq.gov.cn 皖ICP备05004048号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