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质、农药以及其它有机物污染物通过农田的地表径流和农田渗透造成水环境的污染,主要包括化肥污染、农药污染等。针对太平湖沿岸的种植业农业面源污染的现实情况,我们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治理:
1.扩大配方肥的应用范围和施用面积,将配方肥施对象主要由水稻、油菜等粮食作物逐步向茶叶、笋竹、蚕桑等经济作物拓展,根据各种作物营养需求特性生产高质量的专用配方肥料,充分发挥配方肥在化肥减量、农田减污方面的作用。
2.加大商品有机肥的补贴推广。通过施用有机肥,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促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减少化肥施用量。目前我区商品有机肥施用覆盖率仍然较低,有机肥推广工作要长期坚持并逐步扩大范围,力争全覆盖。
3.加强缓释肥的推广。缓释肥通过减缓肥料养分特别是氮素的释放速度,可将氮素利用率提高到60%以上,比一般情况高25%左右,从而可大幅减少传统施肥造成的氮素流失,可以有效减少对太平湖水质的污染。
4.积极开展氮磷拦截工程建设。通过工程设计、优化植物配置、采用过滤填料等技术设施,结合农田建设,建设高效率的氮磷拦截工程,实现农田氮磷高效利用和减量排放。
5.实施农药减施工程。进一步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严格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积极开展安全用药宣传,加强病虫害预报,减少用药频次。加快成立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实现区域统防统治。
为了太平湖生态环境的保护,我们建议区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政策,扶持推动以上措施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