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姓名:邵银银
标题:加快湿地核心区建设打造世界级湿地公园
内容:太平湖是安徽省湖水面积最大、湖水最深、跨度最长、生态最美、景色最佳的人工湖,被誉为“黄山情侣”、“皖南翡翠”、“东方日内瓦”。由于太平湖湿地景观资源丰富独特、生态环境优良、山水风光优美、动植物资源丰裕、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逐渐成为游人向往的旅游胜地,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08年,安徽省政府皖政秘【2008】77 号文件正式批复同意《安徽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根据该规划,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核心区位于太平湖西南面,隶属黄山区乌石镇,总规划面积约28.14平方公里,包括湿地科普教育区和湿地生态保育区两个功能区块,是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最优区域。近年来,乌石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两山一湖”和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开发战略,通过反复考察与调研论证,借鉴了国内外著名湿地公园的理念,本着“生态、文化、休闲”的原则对湿地核心区建设进行了详细规划。湿地核心区规划力求在生态保护与恢复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地方历史文化和农耕文化,结合旅游休闲发展与当地人生活就业的需求,沿湖设立七个功能分区,各功能分区之间以环湖公路串联,形成“一水七区、环湖串珠”湿地公园经营新模式。为保证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核心区规划建设能够健康有序进行,拟定采用分期滚动式发展,共分为三期建设:2013-2015年(基础建设时期):一方面通过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打好湿地公园的生态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地方历史文化的挖掘和利用,打好湿地的文化特色品牌,着重建设入口服务区,并做好市场营销工作;2016-2020年(全力发展时期):拓展和延伸旅游游憩产品体系,完善配套设施,建立较为齐全的旅游产品体系、服务接待体系和环境监控体系;2021-2025年(稳定成熟时期):各项工作进稳健发展,适时视机发展高端商务旅游产品,壮大旅游经济,进一步提升湿地公园知名度,打造世界级水平的国家湿地公园。建议区委区政府充分整合发改、交通、环保、林业、水利、旅游、农发等项目,在基础建设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以加快太平湖湿地核心区建设。具体为以下四个方面建议:一是搭建湿地生态保护和湿地公园基础设施的整体框架,以建设重点湿地,规划进入乌石公路和环湖公路的建设;二是依托农发、环保、林业等项目着重加强夏村卫东、苏家主入口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树立湿地公园主入口的形象,并提供管理、餐饮、住宿、停车、休闲、展示等多项服务功能;三是启动湿地公园核心保育的生态保护与修复建设,如水体净化、岸坝修复、植被恢复等;四是对乌石现有杨家寨景区纳入太平湖景区范畴统一管理,加大对乌石旅游辐射带动。五是重点加强李家山新石器文化遗址的保护,加强对西峰寺佛教文化、太平天国古战场等地方历史文化的挖掘,创立文化湿地公园的品牌。 |